文心專欄 人工植牙(三)
《2007/08/05 18:03》
人工植牙因為具有可減少齒槽骨的吸收、保留相鄰牙齒的完整結構、避免使用活動假牙的不便及感覺更像真牙的優點,不只逐漸為大家接受,也成為缺牙治療的理想選擇,但台南市文心牙醫聯合診所院長李俊茂提醒,人工植牙雖然好處多,卻不是所有的人皆適合植牙,唯有謹慎評估,才能讓植牙成功率達到九成以上。
李俊茂表示,人工植牙的發展確實為缺牙治療帶來重大突破,以前醫師們對某些狀況不佳的牙齒常陷入是否該不該拔牙的猶豫中,因為有些具重要戰略地位的牙齒,留下牙齒後,患者便有機會可做固定假牙,反之就只能將就於咬合功能較差且較不方便的活動假牙,兩種不同的治療思考方式,對患者的心理及生活品質有相當大的差異性存在。
他分析,固定假牙在咀嚼功能較接近真牙,吃東西較沒禁忌,容易忘了它的存在,活動假牙只能吃一些較軟的食物,因為假牙是靠在牙肉上,太硬的食物會造成牙肉痛且骨頭吸收速度也較快,而且既然名為「活動假牙」,就表示假牙的穩定度較差,容易鬆脫,更重要的是吃完東西就要拔下來清洗乾淨,造成外出時的不便;但另一方面,條件不好的牙齒即使費了很多心思去做牙周治療甚至手術、補骨頭、根管治療,可是使用壽命通常很短,導致患者常常是一顆牙齒治療完後又換另外一顆牙齒出狀況,不只患者累,醫師也很累。
有了人工植牙後,李俊茂表示,由於成功率可達九成以上,且功能上也更接近真牙,醫師不必再勉強留下狀況不佳的牙齒,更能為患者擬定最佳且長期的治療計畫;其所以逐漸成為缺牙治療較佳方式,主要是具有以下優點:
一、可減少齒槽骨的吸收:正常狀況下牙齒拔掉後 6個月內齒槽骨的寬度約減少 0.3公分, 12個月後約減少 0.6公分,高度則在 6月後減少約 0.15公分,且拔牙後時間越久,骨頭吸收的程度越嚴重,甚至可能造成臉部的塌陷變形,影響外觀,常看許多老人將活動假牙拿下時,嘴型會向內凹呈現許多皺紋,格外顯得蒼老;相對地,齒槽骨如果有人工植牙提供咬合力量的刺激,就較不易萎縮。
這就如同時常保持運動習慣的人肌肉勢必較紮實,久病臥床因很少運動的人,肌肉會逐漸萎縮而身形也將越來越瘦弱的道理一樣。人工植牙就像山上的大樹保持水土般可減少骨頭的流失,而骨頭就是每個人吃東西所能夠承受多少力量的本錢,骨頭條件越好,相對地做任何治療計畫的效果也較好,而骨頭一旦流失後便很難再長回了,所以植牙最適當時機是在拔牙後半年內,此時骨頭吸收的程度較少,效果也較好;但這不表示拔牙超過幾年後就不能植牙,只是能夠保留骨頭的程度有差別而已。
二、可保留相鄰牙齒的完整結構:傳統缺牙做固定假牙須將前後牙齒的琺瑯質磨掉當支柱牙,支撐缺牙區的牙套,就像在河上搭橋必須以兩端橋墩當支柱才能架橋一樣,很多人不明白原因,便會質疑為何只拔掉一顆牙齒卻得做三顆牙套,還要負擔三顆牙套的費用?確實,牙齒琺瑯質是牙齒結構中最硬也是最能夠抵抗酸蝕與蛀牙的部分,為了做牙橋而將它磨掉是一件相當可惜的事,而植牙本身有人工牙根在骨頭裡,便不須仰賴鄰牙來支撐牙套。
三、避免使用活動假牙的不便:許多人不喜歡活動假牙,希望醫師幫他做固定假牙,但傳統固定假牙設計有其限制性,若牙弓的遠心端也就是末端缺牙時,就不適合單以前方的牙齒當支柱牙來支撐後牙,以免產生蹺蹺板現象;這是因為缺牙區後方及底下並沒有支撐力量,當它受力時會下沉而對前方牙齒造成一個側方搖動的力量,短期間內患者覺得牙橋很好用,但日積月累前方牙齒就會逐漸鬆動損壞,原本可使用 60年的牙齒變成 50年,在這種情形下的牙齒受力如同在慢性拔牙,時間一久牙齒就漸漸的搖動。
另外,如果缺牙區太長也不適合去製作牙橋,原因是太長的牙橋本身鑄造上就容易有暇疵,而且牙橋是固定不動的,承受力量比活動假牙大,若只靠靠少數幾顆牙齒去承擔力量,負荷過重會影響牙齒的使用壽命,就如同一部汽車適合載重 20公噸貨物,卻老是用它來載 100公噸的物品,一開始或許還可勉強使用,但引擎一定撐不了多久就壞掉一樣。
四、感覺更像真牙:牙齒之所以能夠承受重達幾十公斤的咬合力量,最重要牙齒周邊骨頭來承受力量,而人工植牙跟自然牙齒一樣都有牙根在骨頭裡,就像大樓之所以負荷那麼多樓層的重量,不是只靠鋼筋結構本身,最重要也是在於地基要打的夠深,周邊土地包圍住大樓才能屹立不搖,一旦地基被沖刷了,大樓也不保了。
雖然植牙有許多的好處,不過李俊茂也強調,並非所有的人皆適合植牙,因為植牙就是把純鈦金屬做成的人工牙根藉由手術方式置入骨頭裡面,先決條件是患者本身能夠接受手術,雖然在正常狀況下植牙手術並不需要全身麻醉,但某些特殊疾病的人仍不適合做手術,以免發生危險,而且既然人工植牙是將人工牙根置入骨頭內,齒槽骨的條件也須謹慎評估,畢竟唯有謹慎評估並每一步驟皆按標準程序做的人工植牙才能讓植牙成功率達到九成以上。(記者黃微芬)
文心專欄每隔兩週固定在週一推出,這次的主題是人工植牙,歡迎民眾有任何人工植牙問題或經驗提出來和大家分享,連絡電話 (06)2156600或 e-mail至 ven.shin@msa.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