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September 2007

人工植牙(五)

人工植牙(五)
《2007/09/02 18:46》

 人工植牙的成功與否,與術前審慎的評估有很大關係,某些患有全身性疾病的人在接受植牙手術時可能會有危險產生,術前的身體狀況評估尤其重要;畢竟植牙目的是讓缺牙者擁有第三付牙齒,享受美食沒有負擔,提升生活品質,而不是造成遺憾。
 到底那些患者須術前審慎評估?台南市文心牙醫聯合診所院長李俊茂分析:
 一 .有精神方面疾病的人:現代人可能因為壓力過大常導致精神方面的問題,如憂鬱症、幻想症等,對人工牙根這種外來的植入物便可能會刻意去咬它或做出一般人較不會去嘗試的行為,導致人工植牙損毀。有些憂鬱症的患者當情緒陷入低潮時,甚至會對人工牙根抱著對立仇恨的態度,認為自己的人生不順遂是導因於植牙的關係;這種可能因人工植牙解決咬合問題而引出其他困擾的患者,治療之前一定要先考慮清楚,不過只要能配合精神科醫師控制病情,不必完全排除植牙的治療方式。 
 二 .生長發育尚未完全的人:人的上下顎骨會隨著全身的成長發育而繼續生長,包括牙齒的萌牙發育咬合也會隨著改變,若因青少年時期缺牙就植入人工牙根而且把假牙做起來,日後自己的牙齒可能會因生長發育而改變位置,產生咬合不良的問題,因此人工植牙最好在生長發育完全後再做較恰當,一般建議男性是在 18歲而女性是在 16歲以後較適當,惟現代人因為營養太好也較早熟,什麼時候較恰當,還是找醫師妥善評估為宜。
 三 .對人工植牙有不切實際期待的人:常說「自然就是美」,人工植牙再好也比不上自己天生的牙齒,自己的牙齒是有生命力的,有修復及適應能力,人工植牙則無,所以自己牙齒不能做或達不到的事,不要指望人工植牙去完成。
 就好比在一塊相當肥沃的原始土地上,種各種植物不用去費心照顧都會長得很好,但在一塊飽經摧殘且養分已經耗盡的土地上,要讓它長出甜美的果實是件不容易的事,不僅需時時補充各種養分還得細心呵護它,還不一定有好結果的道理一樣;人工植牙再好仍有其承受力量的上限,一旦超過此一極限,純鈦金屬的人工牙根還是會斷裂,植牙上半部的牙套也有斷裂的危險,如同啃骨頭或甘蔗時,牙齒容易裂掉一樣,尤其若缺牙許久後才植牙,此時骨頭與牙肉都已經有相當程度的萎縮了,做出來的假牙在美觀上會稍差於自然牙齒。
 所以,如果期望一旦植牙了,一輩子都不用再煩惱牙齒的問題,那當然是不可能的任務,唯有保持良好飲食習慣又做好口腔保健工作,並且每隔半年就讓醫師檢查並保養牙齒,才能讓人工植牙使用較長久的時間。
 四 .口腔衛生不良的患者:人工植牙不會有蛀牙 ,因為蛀牙菌啃不動純鈦金屬做成的人工牙根,但不要以為這樣就能天下太平,口腔內除了蛀牙菌外還有牙周病的細菌,會造成植牙周邊的骨頭破壞,如同讓牙周病的自然牙搖搖欲墬般,終究會導致失敗,所以口腔衛生不好的人,必須先能做好口腔清潔工作才適合植牙,也才能讓植牙使用的較長久。
 李俊茂強調,人工植牙的最終目的在於為患者提供人類史上的第三付牙齒,讓沒有牙齒的人,能夠與正常人般一樣享用美食免煩惱,所以植牙不是只要能將人工牙根植入骨頭就大功告成,重點是它還要能夠承受咬合力量並且維持相當長久的時間,才有意義;而任何的醫療都有其風險存在,只是這風險是不是屬於可以承受的範圍,如果會造成不可挽回的遺憾,這時便得仔細去衡量是否有其他可行的替代方案,即便是治療後的效果較差,但風險較少也是可行的,或者是雖不會造成生命危險,但若失敗後是否可從重來一次或仍有其他替代方案可以解決,都必須在治療之前就先評估才行。
 李俊茂表示,畢竟,醫療上有許多的不確定因素,而人體是世界上最複雜的機器,有太多的變數,治療計畫就是從許多選擇方案中來挑出較適當方式,這風險與結果是醫病雙方都可接受的,也唯有每一步驟皆審慎嚴謹,才能讓成功率達到最大。(記者黃微芬)

  文心專欄每隔兩週固定在週一推出,這次的主題是人工植牙,歡迎民眾有任何人工植牙問題或經驗提出來和大家分享,連絡電話 (06)2156600或 e-mail至 ven.shin@msa.hinet.net。

 
返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