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植牙是將牙肉翻瓣,再將人工牙根植入骨頭內。(圖文心提供) |
微創植牙是用適當大小的牙肉打洞器去除部分牙肉,再植入人工植牙。(圖文心提供) |
植牙技術在國內的發展已經相當純熟,只要有經驗豐富的醫師在良好患者條件下使用較佳的人工牙根系統,成功率可達九成以上;現在更有所謂的微創植牙,具有傷口小、手術時間短及術後腫痛較少等優點,可減少民眾對傳統植牙的恐懼感,惟其風險較高,不是所有人都適合。
台南市文心牙醫聯合診所院長李俊茂指出,人工植牙發展幾十年來,大家關心的已經不再是成功率的問題了,只要患者選擇一個有經驗的植牙醫師,並仔細評估患者的身體健康狀況與骨頭條件和咬合情形,謹慎擬定治療計畫且選用較可靠的人工植牙系統與選用較好的牙套材質,成功率大多可以達到九成以上。
他說,許多患者在比較人工植牙整體費用的同時,常會疏忽不同人工牙根系統的成本有極大差距,許多國家都相繼發展出各自的植牙系統,就連中國大陸也發展出中國製造的人工牙根。因此不同系統的人工牙根成本可能會差上好幾倍,其成本的昂貴並不是在於材料本身,而是研發過程所投入的成本以及後續臨床研究去減少後遺症與提高成功率所付出的成本。
但是對患者來說,李俊茂表示,有的人對牙科會覺得是一個充滿恐懼的地方,一聽到植牙是要手術便開始猶豫,所以近年來牙科的發展便是逐步朝向降低患者恐懼方面研究,以增加患者的就醫意願,各種可分散患者注意力的個人視聽系統與減低疼痛技術逐漸盛行,人工植牙也不例外,有些醫師開始推出所謂的「免開刀植牙術」。
事實上,李俊茂表示,人工植牙並不是採用目前最熱門的生物科技技術─幹細胞,只要在缺牙區打入幹細胞,它就開始細胞分化成牙胚並進而長出牙齒來;在這方面,人類還是比鯊魚遜,或許幾十年後的生物科技技術可能使這項夢想成真,但至少目前仍是不可能的技術。
他說,現在的人工植牙仍是將純鈦做成的人工牙根植入骨頭內,讓骨頭與人工牙根之間產生骨整合作為承受咬合力量的基礎,可是口腔內的骨頭並不是直接暴露於外界的構造,它的上面必定覆蓋著一層上皮組織,所以即使是「免開刀植牙術」仍是必須切除或切開植牙處的牙齦,將骨頭暴露出來後,接著再修磨齒槽骨,等骨頭鑽出適當大小的洞後再將純鈦金屬的人工牙根置入骨頭內,所以當然也是屬於一種「手術」,只是這種方法所造成的軟組織傷害較小,所以較多的醫師稱之為「微創手術」。
李俊茂表示,「微創手術」一詞其實源自於外科手術用的內視鏡,因為傳統的外科手術必須在皮膚上劃下大傷口才能進入人體內去做檢視或切除壞死組織,而藉由內視鏡的幫助,只需要在患者皮膚上留下極小的傷口就可進入人體內做治療;微創人工植牙手術就是以適當大小的器械去切除部分的牙肉,但是不需要將牙肉翻開就可以直接接觸骨頭,接著就可以直接鑽骨頭並將人工牙根植入骨頭內。
也因為不需要將牙肉翻開所以也不用將傷口縫合,更不用拆線,李俊茂表示,這種治療方式對牙肉的創傷較小,術後的不舒服也較小,而傳統人工植牙必須將牙肉翻開以便完整看到骨頭的型態,所以必須縫合傷口也必須拆線,術後的不適也較大。
綜合來看,李俊茂指出,微創植牙的優點在于過程中造成的手術傷口小,對於牙肉組織的傷害也較小,術後的腫痛也較少,同時整個的手術時間也減少許多,但缺點則是不將牙肉翻開,植牙醫師無法直接看到齒槽骨以及神經血管組織,只能完全藉由 X光片或是電腦斷層等方式來評估骨頭狀況,再藉由醫師本身的經驗、技術、感覺去做手術,所以風險較高,而且若植牙種在骨頭缺陷區,因為無法進行骨頭再生術,植牙容易發炎、化膿或者失敗,再者,手術後植牙醫師也無法馬上藉由肉眼去評估整個植牙手術的狀況,因此微創植牙手術的風險會較傳統植牙手術大。
張小姐是名 26歲的上班族,小時候不知道保健牙齒的重要性,左下第一大臼齒很早就蛀牙,也做過根管治療,但卻沒做牙套來保護牙齒,一年前因為牙齒斷裂而拔牙,經過討論後,張小姐決定採用植牙的治療方式,但一提到手術她就心理害怕到睡不著覺,在評估患者身體及精神狀況都正常的狀況後,決定改採微創植牙。
醫師首先以電腦斷層確認她缺牙區的骨頭條件,為求更謹慎又在牙科局部麻醉的狀況下,以探針去探測骨頭狀況,確認骨頭條件良好,最後以微創植牙術植入人工牙根,術後傷口並未縫合,張小姐術後也不覺得疼痛。
儘管如此,李俊茂還是強調,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採取微創手術,這種方式對患者骨頭條件的要求較嚴苛,風險也較大。(記者黃微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