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February 2008

牙周病(二)

文心牙醫專欄牙周病二
《2008/02/03 16:54》

 文心牙醫專欄牙周病 (二 )
 牙周病是相當常見的一種口腔疾病,初期或許只是輕微的牙齦炎而已,但隨著牙周受破壞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其對人體的危害就不只是牙齒而已,包括心血管疾病、中風及產下早產兒的機會,牙周病患者都是一般人的好幾倍,糖尿病患者尤其因胰島素抗阻因素,會使牙周病情惡化,更須注意口腔保健。
 台南市文心牙醫聯合診所院長李俊茂指出,牙周病是一種慢性的牙齒感染病,因為牙周病的感染與發作周期都是長時間,其最簡單的區分方式就是牙周最外圍的牙齦炎和內部的牙周炎;通常初期的牙齦炎只是最淺層的牙肉感染而已,只要牙齒清潔乾淨或讓醫師幫忙洗牙,可讓牙周恢復原始的健康狀況,不會留下任何破壞,若一旦破壞到內部結締組織、骨頭的牙周炎,即使接受牙周病治療,已經破壞的組織也不一定可以再生,有時只是維持現狀而已,這就必須依據牙周破壞嚴重度以及個人體質來決定。
 他說,研究顯示,約有 ▲(十的七次方)到 ▲(十的八次方)個細菌隱藏在牙周病患的牙周囊袋內,這些牙周的致病菌不僅會造成牙周組織的破壞,同時也會造成牙齦上皮組織的完整性,提高牙周致病菌進入人體內血液循環的機會,容易引起菌血症,所以有些臨床研究報告指出,牙周病所造成的危害並不侷限於牙齒而已,牙周病的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約為沒有牙周病患者的兩倍,中風的機率也約為正常人的三倍;另有部分研究報告指出,牙周病的懷孕婦女生下體重不足的早產兒約是正常懷孕婦女的 7倍左右。
 由此可見,他說,牙周病與全身性疾病的相關性不容忽視,因為牙周病的致病菌是格蘭氏陰性厭氧菌,在牙周的破壞過程中細菌會產生內毒素,這內毒素就可能透過血液循環擴及到全身,引發體內的免疫反應。
 糖尿病患由於身體抵抗力降低,其與牙周病之間的關係也一直是研究焦點。李俊茂表示,糖尿病的原因就是因為體內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是無法適當去利用胰島素進而使得體內對葡萄糖的耐受性或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代謝產生變化所導致,研究指出,糖尿病與牙周病是相關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罹患牙周病的比例是沒有糖尿病患者的三倍,而牙周病的牙周破壞程度也會隨著糖尿病史的延長而增加。
 他說,這可能是因為未控制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容易有口腔感染,所以容易有牙周病產生;若已經有全身性併發症的糖尿病患者,通常也會伴隨著嚴重的牙周病變,所以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照護會比一般人更迫切。
 因此對糖尿病患者而言,李俊茂建議,除了適當飲食並在內科醫師治療下妥善控制血糖外,最好也能做好口腔清潔工作並定期讓牙科醫師做檢查與治療,避免嚴重的牙周病感染可能會增加胰島素的抗性,使糖尿病的病情更加惡化,尤其糖尿病患者因末梢循環較差,抵抗力較弱,有時候口腔內的感染就可能產生全身性的敗血症,甚至造成生命危險。
 相較之下,有嚴重牙周病伴隨的糖尿病人的血糖也較不易獲得良好控制,同時也較容易因心血管的問題而導致中風、心肌梗塞、心絞痛以及心臟病等,但如果能夠妥善治療牙周病並且配合內科醫師的治療,則血糖的控制往往會較好。
 在牙科的治療上,李俊茂強調,只要血糖能控制良好,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病治療效果與沒有糖尿病患的牙周病患者一樣,惟如果須較長時間的牙科治療,最好先評估這個牙科治療會不會造成患者過大壓力及是否需要更改胰島素的使用量;這是因為有時太過緊張的治療會讓血糖降低,所以對較可能引起疼痛與不適的牙科治療,建議糖尿病患者最好選在早上精神狀況最好的時候治療。
 至於是否需要如同某些心臟病患者在治療前先給藥,李俊茂說,如果只是簡單的蛀牙補牙牙科治療是不需要的,但因為糖尿病患者的傷口癒合較差也較易感染,所以做手術前或已經有急性口腔感染的情形,則治療前先給予預防性的抗生素則有必要。
 總之,李俊茂建議,糖尿病患者的口腔保健,最好能遵守以下原則,更能有效遠離牙周病:
  1.做好口腔清潔,吃完東西就清潔牙齒,除了刷牙外還要用牙線,必要時還要使用牙間刷,同時也可輔以牙菌斑顯示劑來幫忙確認刷牙姿勢正確與是否清潔乾淨。
  2.定期讓醫師洗牙並檢查口腔狀況。
  3.對於有問題的牙齒儘早治療,以免感染也避免造成蜂窩性組織炎引發敗血症,但對於沒有治療希望的牙齒則儘早拔除,因為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小小的感染都可能產生大問題。
  4.定期使用含殺菌力的漱口水。
  5.做任何牙科治療之前最好先讓牙醫師知道血糖控制的情形,做較複雜的牙科手術之前也最好先讓負責控制血糖的醫師評估手術的風險,總之多一分小心,就多一分安全。(記者黃微芬)  

 
返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