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pril 2008

牙周病(七)

文心專欄牙周病(七)

     牙周病是很多成年人最煩惱的口內大事,隨著病情的變化,從牙齦出血、口臭、牙齦腫痛,到後來牙齒搖動、疼痛,最後造成牙齒拔除,導致後來缺牙的問題,實在是一大夢靨。
    台南市文心牙醫聯合診所呂嘉元醫師指出,牙周病其實可以視為是牙齒的慢性病,既然是慢性病,當然不可能像齲齒或是齒髓炎一樣,經過短暫的處理就可以根除,因此牙周病的治療是持續的,需要醫師跟病人共同的合作,才能控制病情,讓牙周狀況慢慢恢復。
    換言之,呂嘉元表示,牙周治療需要長期的計畫,其治療的目的跟價值,並不是要把每一顆搖動的牙齒都保留住,而是要建立最終在健康的牙周環境中有功能良好的齒列。所以,對於無法保留,或是會造成牙周病再發的問題牙齒,在治療之前需要先評估是否還有保留的價值,如果確定沒有保留價值的牙齒,應該要抱著壯士斷腕的心態去除,才不會影響到整個牙周病治療的結果。
    他說,牙周病治療主要分幾個階段,第一階段的治療主要是移除牙菌斑、牙結石,同時病人也需要學習如何保持口腔衛生,學習正確的清潔方式,包含牙刷、牙線的使用方式。一般人最熟知的清除牙菌斑及牙結石方式就是到牙醫診所洗牙,超音波牙結石清除可以去除大部分牙齒頸部以上及牙齦下淺處的結石,但如果病人出現比較深的牙周囊袋,光靠超音波洗牙是沒有辦法讓牙周組織恢復健康了。
    對於牙周囊袋較深的病患,呂嘉元指出,最好是能進行牙根整平術治療才能有較好的結果,亦即利用刮匙將牙根表面的牙菌斑、牙結石以及受感染的牙根表面刮除,使牙根表面恢復乾淨光滑,期望牙周組織可以癒合,惟牙根整平術會刮除牙根表面感染壞死的組織,因此病人需要在局部麻醉下才能進行,同時依據病況程度,區分幾個象限治療。
    臨床上,他說,病患在接受牙根整平術後可能會有一些併發症產生;這是因為牙根整平術會刮除掉牙根表面及牙齦的一些組織,所以一部分的病人會在術後的一段時間內有牙齒敏感的困擾,這種敏感的問題可以隨著時間,等牙周組織貼附回牙根表面後慢慢紓緩,通常在治療後的兩到三週時間,敏感會自動消失,如果仍有敏感的困擾,可以藉由一些表面處理劑減低牙根表面的通透性來減緩症狀。
    此外,牙根整平術將感染組織移除,在治療後的兩到三天期間有時伴隨有流血的現象,對於一些有系統性疾病容易感染的病人可能會有菌血症的情形,因此有心臟瓣膜疾病或是抵抗力較差的病人,可以考慮在術前以及術後給予抗生素控制感染的問題。
   呂嘉元表示,有些病患在接受牙根整平術處理後,會使得牙本質小管暴露在口腔環境中,造成牙髓發炎,或是牙周炎已嚴重破壞至牙根尖時,一些手術治療可能會造成根尖血管的傷害,甚至牙髓壞死;雖然牙根整平術對牙髓的影響並沒有很明顯的關係,但仍應先告知病人這方面的可能性。
   呂嘉元表示,病人在接受完牙根整平術後,可以接受幾天的抗生素預防,同時避免刺激性的食物,配合正確的清潔方式,使牙周組織可以恢復健康,此外仍須定期回診檢查,如果牙周囊袋沒有回覆變淺,則需考慮是否再次接受洗牙及牙根整平術的治療,或是接受進一步牙周手術的處理。(記者黃微芬)

 

返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