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September 2008

孕婦掉牙

文心牙醫專欄─孕婦掉牙            

                                                       中華日報2008/09/15


        門診上常有許多婦女就診時,常會抱怨自己的牙齒原本很健康,可是生小孩之後,牙齒就一顆接一顆的壞,感慨「生個孩子掉顆牙」的民俗是真的,台南市文心牙醫聯合診所院長李俊茂說,其實成因是孕婦懷孕期間疏於潔牙所致,以訛傳訛,導致孩童成了無辜的受害者。
     李俊茂指出,最近,有一名張姓婦人因為牙齒痛了近一個星期,痛到晚上都睡不安穩,由於懷孕已達七個月,若打麻藥或拔牙等容易造成患者緊張或疼痛的治療,甚至有早產的疑慮,治療方向只能針對如何減少疼痛。
     細問之後,李醫師才知道患者兩年前懷第一胎,也因牙痛而求診,當時建議孩子生下後安排根管治療;但兩年後懷孕再度求診,牙痛的部位也相同,如今牙齒已蛀得只剩下牙根,只能建議拔牙。
     其實許多婦女牙齒毀壞的大都來自本身的衛生習慣,與一般流傳的民間傳說無關,李俊茂認為,會有誤解的主因是懷孕期間,內分泌的改變促使黃體激素增加,間接使得牙齦較容易腫大,醫學上稱之為懷孕型肉芽腫。
     剛好部分牙周病的細菌喜好以黃體激素當養分,同時在懷孕期間牙肉對外界的刺激也較敏感,所以準媽媽們常會覺得在懷孕期間的牙齦特別容易發炎。
     另外,懷孕媽媽們以為胎兒生長發育所需的鈣質是由母體供應,所以會讓媽媽的牙齒脫鈣,造成牙齒容易蛀牙,李俊茂說,這其實也是另一種錯誤的說法,雖胎兒發育需要許多的鈣、磷,但主要藉由母親攝取的食物以及血液中提供,如果養份不足時也會優先從骨骼分解,除非孕婦長期營養不良導致鈣質嚴重缺乏,才會造成牙齒鈣質分解。
     所以造成孕婦牙齒出狀況的最主要因素應該是口腔衛生習慣問題,許多孕婦懷孕期間食慾會特別好,而吃的東西又常常是高醣類或酸性食物,所以會提供細菌食物來源,再加上部分孕婦常會有惡心的害喜現象,吐出的酸性物質容易造成牙齒脫鈣,所以未保持吃完東西馬上刷牙的習慣,牙齒蛀掉的機率就很高了!
     另外一種造成牙齒出狀況的原因,是老人家時常告誡產婦在坐月子期間不可以碰到水,否則會惹來一身病痛,所以做月子期間不可以洗澡、洗頭,也不可以刷牙,但為了調養身體,所吃食物又很油膩,等於提供細菌的孳生環境,牙齒不壞恐怕很難。
        如果懷孕期間牙齒較敏感不適合用冷水刷牙,也可改用溫水刷牙,最好在孕婦產檢的時候加入牙科檢查項目,才能減少懷孕期間牙痛卻又不能治療不舒服情形。
     李俊茂強調,只要孕婦能做好口腔清潔工作,吃完東西就刷牙,懷孕前後尋求醫師做定期檢查與保養,牙齒健康就不會受懷孕影響,「生個小孩掉一顆牙」的傳說絕對可以避免。(記者翁順利)

返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