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November 2010
文心牙醫專欄─省東省西 老人假牙不能省
中華日報
台南市文心牙醫聯合診所暨台灣牙周補綴專科醫師李俊茂表示,牙齒除了具有重要社交功能外,也是重要的消化器官;牙齒同時也是人體最硬的構造,比骨頭還硬,其作用就在於將軟硬肥瘦的各種食物切斷碾碎,讓各式各樣的食物得以細小狀態進入食道及胃腸,再藉由消化液消化所攝取的食物,但是消化道就如同是水管,當過大的食物塊超過胃酸所能消化的範疇時,便可能造成腸道阻塞,而這腸胃阻塞容易造成食物腐敗引發各種疾病與危險;此外未經咬碎的食物不甚吞入氣管時更可能阻礙呼吸。
除此之外,活動假牙約五年即需更新重新製作,因為拔牙後齒槽骨將持續萎縮,造成活動假牙與齒槽骨間的密合度降低,活動假牙的穩定度也不夠穩,導致假牙的咀嚼效率降低,無法將食物徹底咬碎,甚至可能因活動假牙過度鬆動導致不慎吞下肚,引發危險,而且許多不夠穩定的假牙,可能嘴巴稍一動就掉下來,將影響老人與他人互動聊天甚至唱歌意願,這種孤單寂寞心情大大影響生活品質,將讓人生變成黑白的。
李俊茂 醫師提醒老年人常有一個錯誤觀念,人老了能用就好,因為也不知還能再活多少年,其實人的壽命長短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活著時的生活品質,如果長命百歲但每天卻只能吃流質食物,而無法享受咀嚼美食的滋味,人生有何意義?況且老人身體機能退化,如無功能良好的牙齒或假牙以攝取各種不同食物,吸收各種養分將影響身體健康,讓身體更容易生病;反之一副良好的假牙因能讓老年人食用不同種類食物,達到老當益壯,享用美食免煩惱,人生將是彩色的。本文作者:台南市文心牙醫聯合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