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April 2011

矯正也有黃金期,定期門診把握先機

矯正也有黃金期,定期門診把握先機

中華日報2011/04/25


 

門診時一位媽媽憂心忡忡地告訴醫師,她剛滿八歲的孩子齒列不整,詢問是否該為他做牙齒矯正?醫師在診斷評估後認為暫時還不用做矯正,建議這位媽媽帶著孩子每半年至診所檢查一次,再視未來恆牙生長情形決定是否需做牙齒矯正。

牙醫師王媛儀指出,許多人對牙齒矯正卻步不前的原因,在於矯正治療所需花費時間長,加以矯正期間清潔麻煩、且牙齒矯正調整初期可能輕微不適感。

如果希望矯正治療時間縮短且效果更好,最好在矯正黃金期即六至十二歲的換牙期做矯正治療,因為正值發育時期的骨骼較為鬆軟有彈性,矯正效果絕佳,更能縮短治療時間;同時也能誘導恆牙生長至較佳的牙弓位置,減少未來因牙齒位置不正而需要拔牙的可能;如能把握牙齒矯正黃金治療期,不僅能創造漂亮的微笑曲線,口腔清潔工作也因牙齒排列整齊而更為順利,減少蛀牙發生機率,整體口腔環境更為健康。 

王媛儀醫師表示,若是錯過了牙齒矯正黃金期,齒列不整所造成的後患也很多,可能影響外觀、自信心降低,也易因清潔不易造成牙周病、蛀牙,嚴重時可能面臨拔牙及根管治療等手術,反而需要更大的心力維護牙齒健康。屆時再做矯正治療,因為生長發育已完成,無法藉由牙齒矯正來引導顎骨的發育,而骨骼的硬度提高,所需花費的矯正時間將隨之拉長。 

王媛儀醫師提醒在某些情形下須提早進行牙齒矯正,例如:乳牙提早脫落,恆牙尚未長成時,避免兩旁牙齒因空位而傾斜,影響恆牙生長空間,可使用空間維持器來矯正牙齒;若是發生錯咬情形,無論是前牙或後牙錯咬,都會影響牙齒生長空間,必須及早矯正治療,否則已長出的牙齒會推擠尚在生長的牙齒,如骨牌效應般影響整口牙齒,屆時矯正所需花費的時間和金錢將更多。

王媛儀醫師建議家長們自小朋友七歲起定期至牙醫診所做牙齒健康檢查,觀察牙齒生長情形,把握牙齒矯正治療先機,促進牙齒健康。(本文作者為台南市文心牙醫聯合診所王媛儀醫師)

 

 

返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