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August 2012
刷牙333 遠離蛀牙沒煩惱
文心牙醫專欄-刷牙333 遠離蛀牙沒煩惱 中華日報2012/08/27
根據國內口腔健康調查顯示,成年人的平均齲齒盛行率高達 88%;衛生署調查也指出, 12歲兒童恆牙蛀牙盛行率為 37%。國人的口腔保健觀念仍待加強。
齲齒為牙齒、食物、細菌、時間 4大因素所造成,主要因為食物殘渣積留在牙齒表面,成為細菌營養來源,不斷繁殖增長;同時製造酸性物質,慢慢溶解牙齒的鈣質形成齲蝕,也就是蛀牙的產生。
細菌分解產生的酸性物質,必須經過足夠時間的作用,才能造成蛀牙;吃完東西後,只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刷牙並適當使用牙線,即可有效預防蛀牙。牙齒保健秘訣「刷牙 333」,即每天 3餐後刷牙、用餐後 3分鐘內刷牙,以及每次刷牙至少 3分鐘。
國人最常刷牙的時段為早上起床與睡前。正確的口腔衛生習慣,應建立三餐飲食後立即潔牙的觀念,把握潔牙黃金時間,降低口中酸性值。
每次刷牙要有足夠的刷牙次數,才能達到清潔牙齒的效果。大約每次刷牙最少應有 3分鐘,並搭配目前獲得最多牙醫師認同的「貝氏刷牙法」。
貝氏刷牙法重點為牙刷與牙齒呈 45~ 60度角,刷牙時涵蓋一點牙齦,牙刷作水平短距離運動,並且於兩顆牙齒間來回約刷 10次。刷牙順序的口訣為右邊開始、右邊結束。
如不確定牙齒是否清潔乾淨,可在潔牙後用棉花棒沾上牙菌斑顯示劑,塗在牙齒各個表面,再漱口將多餘的染料去除,殘留的紅色部分便是牙菌斑;接著再用牙刷將殘存在牙齒表面的牙菌斑顯示劑刷掉,藉由反覆練習,減少刷牙的死角。(本文作者:台南市文心牙醫聯合診所李俊茂醫師)
返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