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September 2012
植牙式活動假牙 生活更有品質
文心牙醫專欄-植牙式活動假牙 生活更有品質 中華日報2012/09/10
台灣進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面臨的缺牙問題,成為攸關健康與否的重要議題。統計顯示,台灣65歲以上老人約2成全口無牙;缺牙如未製作合適假牙,或假牙穩定度不佳,將影響咀嚼功能與發音、美觀,也影響身體健康。最近有幾名老人家因舊有假牙不穩定前來就診,共通點為缺牙已久,導致齒槽骨嚴重萎縮,假牙不穩讓他們只能吃流質的食物;舊假牙只要嘴巴稍微動一下就鬆脫,更壓迫到下方牙床不時疼痛。不戴假牙除無法吃東西,也讓臉型嚴重塌陷,導致情緒低落且身體狀況不佳。
仔細檢視他們的口腔狀況發現,長期缺牙已讓齒槽骨低平凹陷,骨頭條件不佳讓講話時假牙就掉下來;牙肉疼痛也讓他們只在外出時才佩戴假牙。
其實,活動假牙的使用年限約5年左右,超過5年雖然外觀上仍可使用,但由 於齒槽骨的吸收,讓活動假牙與牙肉間不密合,假牙容易晃動,造成齒槽骨更快速的吸收。時間拖得愈久,齒槽骨吸收愈嚴重;等到活動假牙不穩到無法使用時,齒槽骨的條件也差到難以製作穩固舒服的活動假牙。
齒槽骨嚴重吸收,製做全口植牙式固定假牙難度非常高。固定式假牙必須植入的牙根數,單顎需植入8~10根,患者的骨頭條件大部分已不適合植牙;另一方面,考量患者年紀太大,盡量以最小的手術與治療方式滿足日常需求,植牙式活動假牙單顎只需植入約4根植體。
以易受舌頭干擾而不穩的下顎全口活動假牙為例,後牙區可能因為齒槽骨嚴重吸收,使得骨頭高度無法植牙,以免傷到下齒槽神經;前牙區因為無下齒槽神經分布,通常可以找到適當位置植入4根植體,穩定全口活動假牙。雖然使用的還是活動假牙,吃完東西仍須取下加以清潔,但穩固的假牙已讓患者可以正常飲食,即使高歌一曲也不怕假牙飛出嚇人。
老人的消化機能退化,更需要好的假牙幫助消化,攝取足夠營養。但人工植牙仍須妥善運用清潔工具,以延長使用壽命。(本文作者:台南市文心牙醫聯合診所李俊茂醫師)
返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