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November 2013
文心牙醫專欄-不要一付假牙用十年
中華日報2013/11/18
女兒帶著媽媽評估重做活動假牙,媽媽實際年齡 70歲,看起來卻像 80多歲般蒼老。據患者女兒轉述,媽媽因為活動假牙非常鬆動,幾乎只能吃流質食物,口腔內黏膜也時常破皮疼痛;每天愁容滿面,不僅不喜歡外出,吃飯也是她的痛苦時刻。
其實,患者當初戴活動假牙時,剛拔牙後的齒槽骨寬度與高度大多狀況不錯;歷經 1個多月適應期後,逐漸適應戴假牙吃東西與說話。雖然無法吃偏硬的食物,稍軟的大多能享用。
隨著缺牙時間拉長,齒槽骨逐漸萎縮,活動假牙與牙肉間的密合度變差,穩定度逐漸降低,食物也更容易塞入假牙與牙肉間造成不適。
但患者的適應能力很強,仍能藉由舌頭與臉頰肌肉協助穩固假牙,所以即使假牙使用多年,不僅假牙樹脂變色,連人工義齒也嚴重磨耗,但仍捨不得換新的假牙。直到最近,假牙只要稍微一動就快掉下來,也幾乎只能吃流質的食物,連說話也害怕假牙飛出來,在不得已之下才就醫。
許多患者總認為,活動假牙並未毀壞,捨不得重新製作。在正常使用與保養下,活動假牙的毀損率不高;隨著時間一久,齒槽骨的流失就會與假牙逐漸不密合。
即使有些原先殘存牙齒拔掉後的空間,患者也要求醫師直接加牙齒上去,但這並不是個好方式。除了後續添加的人工義齒容易鬆脫外;密合度不佳的活動假牙也容易造成食物堆積,導致黏膜疼痛與感染。更因為不穩的活動假牙,造成齒槽骨受力不均,讓齒槽骨快速吸收。
如同患者拖延多年的結果,下顎齒槽骨極度萎縮低下,活動假牙在一個形狀低下、甚至倒凹齒槽骨的製作難度很高,即使重做假牙也只能些許改善現狀,很難達到較穩定的狀態。
在正常狀況下,建議配戴活動假牙 5年後就可考慮重新製作,因應齒槽骨吸收後的新牙弓型態,降低齒槽骨的吸收速度,提升食物咀嚼效率。(本文作者為台南市文心牙醫聯合診所李俊茂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