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January 2014
文心牙醫專欄-殘根未拔 做假牙風險高
中華日報2014/01/13
門診常遇到患者因為活動假牙壓迫牙肉疼痛而來就診,有時患者雖然已經做了全口活動假牙或局部活動假牙,甚至是固定牙橋,但在這些假牙的下方卻仍殘存著牙根未拔除,當這些牙根感染引起牙肉腫脹時,上方的活動假牙壓迫腫脹的牙肉或牙齒時就會造成疼痛,甚至會引起全身性的感染。
新聞常報導,許多長者甚至是小孩因為牙齒感染而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甚至是敗血症,雖然盡可能保留牙齒是許多患者與牙醫師的目標,但這目標有時必須有所取捨。許多患者擔心拔牙可能會有危險,但不拔牙是否會造成日後更大的風險?除了可能影響目前與未來的健康外,也包含是否將影響假牙的治療計畫?拔牙前的健康風險評估是必要的,部分免疫或心血管疾病、控制不佳的糖尿病、頭頸部接受過放射性治療、長期服用雙磷酸鹽藥物治療骨質疏鬆等患者,拔牙的風險指數較高;除此之外,建議狀況不佳的殘存牙根儘早拔除為佳,因為年輕時,勉強留住這些容易造成感染卻用處不大的牙齒,等到年紀漸長,身體健康逐漸下滑,此時這些殘存牙根因為感染或疼痛而必須拔除時,風險相對大幅增高,因為身體機能與免疫逐漸衰退,萬一牙齒的感染引起身體其他疾病與感染,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將更大。
有些患者希望留下殘存牙齒以減少齒槽骨的吸收,即使因為妨礙固定或活動假牙的製作,必須先將牙齒根管治療再整個磨平,牙齒本身不承受任何咬合力量,這種方式在牙齒處於健康狀況時,確實有減緩齒槽骨吸收的作用,但如果無法完全保持乾淨造成牙肉腫脹、感染,反而讓齒槽骨的吸收更加快速,尤其是殘留牙根未拔除就直接做牙橋的情形,一旦感染造成疼痛發生,先前製作的牙橋或活動假牙可能必須再重新製作,門診上甚至有患者做好假牙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因為那些應拔除而未拔除的牙齒引起疼痛而必須拆除做好的牙橋,或是活動假牙因為牙齒腫脹造成無法佩戴的狀況。
雖然任何的人工假牙都無法完全取代自然牙,如果可以當然盡量保留自己的牙齒,但當牙齒狀況已經不適合保留時則建議盡早拔除,以免日後必須付出更多的代價。(本文作者為台南市文心牙醫聯合診所李俊茂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