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February 2014
文心牙醫專欄-全口無牙 口腔清潔也不容輕忽
中華日報2014/02/24
根據大台南地區統計,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全口無牙的比率偏高,因此市政府推行老人免費假牙的計畫,希望能改善長者的身體健康,但是口內不管為自然牙或完全無牙,口內清潔仍不可少。
門診上時常碰到看護用輪椅推著行動不便的阿公、阿嬤來就診,這些長者大多為牙齒痛或牙肉腫脹疼痛,口腔狀況不是食物殘渣塞滿牙縫,就是活動假牙變色並且惡臭難聞,長期在這種情況下,老人家的口腔,甚至是全身的健康都將可能出問題。
許多人常認為,沒有牙齒為什麼還要口腔清潔?甚至部分照護人員會認為長者都是經由鼻胃管餵食,並未由口腔進食,或只是喝流質食物,所以不需清潔;他們忽略口內原本就存在許多細菌,即使未經由口腔進食,若沒做好口腔清潔,仍可能造成口內甚至是全身性的感染;根據統計,安養機構的長者罹患吸入性肺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的比率偏高,推論原因可能與長者本身無法做好口腔清潔,而且照護人員也不重視所導致。
活動假牙的基底採用粉紅色的樹脂,外表看似光滑,但如同填補蛀牙用的複合樹脂,都是多孔性結構,容易吸附雜質及細菌,所以長期下來會造成變色,意謂著若未能每天徹底清潔,活動假牙也可能變成細菌孳生的溫床,而且老人家的抵抗力較差,如果忽視活動假牙及口腔清潔,極可能引發嚴重心血管感染及其他慢性病。
其實他們的口腔清潔並不難,活動假牙取下後,再以軟毛牙刷不沾牙膏來徹底刷洗所有表面,包含義齒及所有粉紅色樹脂的表面,每次吃完東西就取下來刷洗殘存的食物碎屑,如果口內仍有殘存牙齒,則是在取下活動假牙後再依正常刷牙方法清潔;即使口腔內已經完全沒有牙齒,可利用沾濕的乾淨紗布擦拭所有牙肉及口腔黏膜,晚上睡前再以假牙清潔錠浸泡活動假牙三十分鐘,藉以輔助殺菌,而且睡覺時不宜佩戴活動假牙,才能讓牙肉能得到休息。
台灣已逐步進入老年化社會,銀髮族照護勢必是健康保健的重要項目,口腔清潔照護就是照顧長者的第一步。(本文作者為台南市文心牙醫聯合診所李俊茂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