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March 2014

重視口腔保健 降低牙周病罹患率

文心牙醫專欄-重視口腔保健 降低牙周病罹患率
中華日報2014/03/10


        一名年約 30歲的男性患者多次因為上門牙的臨時牙套脫落而要求再度黏回去,檢視其殘存牙冠齒質已不多,齒質結構不佳的牙套,穩定度必然不夠,因此牙套鬆脫是無可避免的狀況,更何況臨時牙套為樹脂材質,長時間下來容易吸附食物汁液造成惡臭及蛀牙。此外,患者的口腔衛生很差,牙齒表面累積一層厚厚的食物殘渣,雖然年紀輕輕,卻有許多嚴重蛀牙,更糟的是口內已有一半以上的牙齒明顯搖動,面臨可能必須拔除的地步,如果要徹底重建咬合與美觀功能,可能耗時費力又花錢。
     牙周病也是導致拔牙缺牙的主因之一,常被使用的含氟漱口水、含氟牙膏的功用其實對降低蛀牙發生率的作用不大,而預防牙周病的最佳方法仍是正確刷牙及使用牙線,配合每半年定期洗牙與檢查,方法雖然簡單,但必須持之以恆。
     相較於蛀牙由於牙齒表面呈現凹洞容易被發現,牙周病初期的症狀不明顯,許多人頂多只是牙肉紅腫或刷牙流血而已,因為骨頭尚未遭受嚴重破壞,不影響日常生活而被忽視,一旦患者吃東西感到痠軟時,已經意味著牙齒周邊的齒槽骨明顯流失,而且影響到牙齒的穩定度。如果患者這時才警覺嚴重性而希望治療改善通常效果有限,甚至挽救不了牙齒,正如同被土石流掏空地基的房子,即使立即灌漿回填地基也不一定能避免房子崩毀;這種問題同樣會發生在植入的人工植體,因為植入人工植體對牙周發炎所產生的不適感較晚才會感受到,一旦感覺不舒服時,通常齒槽骨已經有不可逆的破壞。
     預防牙周病其實無捷徑,唯有倚賴三三三法則,就是吃完東西後 3分鐘內立即刷牙,每天至少刷 3次牙,每次刷牙 3分鐘,持之以恆再搭配定期找牙醫檢查與洗牙,就能降低牙周病罹患率,而一旦罹患牙周病,目前健保給付也提供牙周統合照護計畫來治療牙周病,期許大家都能 80歲以上仍有 20顆以上的自然牙。(本文作者為台南市文心牙醫聯合診所李俊茂醫師)

返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