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May 2014
文心牙醫專欄-牙齒矯正前想清楚
中華日報2014/05/05
在過去,許多人對於牙齒矯正的刻板印象,通常是因為比較注重外觀,所以必須忍受兩年左右的大鋼牙時期;但事實上,牙齒矯正不單只是為了美觀,更是為了整體口腔保健與身體健康的維持。
建議患者在牙齒矯正治療前,思考矯正的目的與齒列不滿意之處何在?本身對齒顎矯正的認知與恐懼或期待又是什麼?患者如果能清楚告知醫師希望透過牙齒矯正達成的目標,雙方經過治療計畫的討論與修正,才能讓治療結果達到接近患者的合理期望,畢竟任何的治療都是有限度的。
牙齒矯正的範圍很廣,最普遍為解決牙齒排列不齊,不僅可改變外觀,更可減少潔牙的死角,因而不容易產生蛀牙與牙周病,除了因此接受矯正的人外,有些人則因為長期缺牙而導致牙齒歪斜,必須先將缺牙區四周的牙齒扶正,方能製作理想假牙,或是因為牙冠斷裂無法製作假牙以保住牙齒,但牙根長度足夠且剩餘齒質結構尚可,則可以藉助矯正將牙齒部分拉離齒槽骨,以提供足夠的齒質製作假牙;尤其許多研究報告均證實,牙齒感染常導致許多慢性病與心血管疾病的產生,所以即使是老年人也可能有牙齒矯正的必需性。
齒顎矯正的治療計畫也因每個人的需求與牙齒狀況而有所差異,對於青少年時期的矯正器選擇,除非患者相當在意同學朋友的眼光,可以考慮選用數位隱形矯正牙托,但因為是活動式的,所以如果患者佩戴時間不夠長,效果將大打折扣。一般青少年大多選擇傳統金屬矯正器居多,而陶瓷矯正器雖然在美觀上較金屬佳,但也相對容易斷裂,如果患者喜歡咬硬物則增加裂掉的機會;青少年時期也正值生長發育期,所以治療前必須評估齒列不整是因為牙齒或是骨頭因素引起,這涉及何時最適合治療與是否需合併做矯正。
牙齒矯正改變的不只是牙齒門面及咬合功能,除了降低蛀牙、牙周病的發生率,更可影響一個人的自信及健康,進而改變日後的發展。(本文作者為台南市文心牙醫聯合診所王媛儀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