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April 2007

蛀牙篇(二)

蛀牙篇(二)
《2007/04/29 18:18》

 文心專欄  蛀牙篇 (二 )
 蛀牙的進行由最外層的琺瑯質遭破壞,到侵犯牙本質、牙髓腔,乃至於最後的骨頭遭破壞,可分為四個階段,須經好幾年時間,如果錯失了最佳的治療黃金時機,就無法避免最後導致拔牙的命運;所以,想要避免因蛀牙成為「無齒」之徒,除了日常正確的保養外,定期口腔檢查是最好的方法。
 台南市文心牙醫聯合診所院長李俊茂指出,蛀牙的破壞過程,第一期只有牙齒最外層的琺瑯質遭到細菌的酸蝕破壞;因琺瑯質是牙齒結構鈣化最佳,也是最沒有感覺的組織,在這階段的蛀牙,破壞速度不只較慢,患者也不會感到疼痛,通常都是因為定期口腔檢查才被牙醫師發現,這正是健保給付半年可洗牙一次的目的,鼓勵患者做定期口腔保健,早期發現問題,才不會每次發現牙痛時,往往都是破壞很嚴重時才去治療。
 第二期蛀牙,他說,此時已經嚴重到用肉眼就可看到了,許多人照鏡子時還以為是牙齒卡了芝麻,仔細查看才發現有蛀洞存在;若蛀牙的位置在前牙,常會因「黑牙」對美觀會造成影響。
 因蛀牙已經侵犯到牙本質,李俊茂說,患者開始會對冷熱或甜食產生輕微敏感,同時因牙本質的主要結構為有機質,鈣質較少,破壞速度會較第一期快,往往外表看起來只有一個小洞,但裡面卻已像白蟻侵蝕過的大樹般,吃東西不小心,牙齒還會崩掉一大塊,或在吃芭樂時,芭樂種子卻卡在洞裡面出不來。
 第三期,李俊茂表示,此時蛀牙已經到達牙髓腔,患者會有較激烈的疼痛,吃冷吃熱都會不舒服,尤其吃冰淇淋時痛徹心扉的刺痛感,更可以讓人充分體會「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這句話,而且每次疼痛時間也常持續超過半小時以上,有時即使不去碰它,牙齒還是會自動悶悶的痛,痛到半夜睡不著的情形更是時有所聞,特別在壓力大的時候發作頻率更高。
 李俊茂表示,此時由於神經已經開始壞死,牙齒有時會有惡臭產生,令人不想親近,治療方式就只有根管治療一途;有的人排斥根管治療,只想補起來即可,但若不將壞死的神經血管及細菌徹底清除乾淨,僅將蛀洞補起來,反而讓細菌在一個密閉而不受干擾的空腔更快速繁殖,產生壓力,結果會更加疼痛不堪;同時因牙齒的疼痛是間斷式,每次牙痛只會持續一段時間便暫停,或在吃了止痛藥後就不痛了,有人便以為牙齒沒事了而不就醫,如此一來反而會延誤了治療時機,使牙齒最後卻因過度破壞,面臨拔牙的地步。
 到了第四期,李俊茂表示,此階段不僅不僅神經、血管都已壞死,甚至牙根尖的骨頭也遭破壞,形成水瘤,甚至化膿,造成顏面的腫脹,對於抵抗力較差的患者如糖尿病、老年人、接受化療或放射治療等,有時可能會造成蜂窩性組織炎,甚至有進一步的生命危險。
 他說,這階段的蛀牙會因牙齒齒質嚴重破壞無法保存,必須拔除,但不少人在被告知必須拔牙時,常會跟醫師討價還價只做牙套,不要拔牙;其實牙齒從開始破壞到需拔牙階段通常須經數年的時間,錯失了黃金治療時機,等到牙齒已無法承受力量時才後悔也是無法挽回,如同一間整個主結構都完全遭到破壞的房子,只靠重新裝潢是沒用的,任何外力下都可能造成房子的倒塌;另方面,這樣的牙齒也不建議勉強留下,否則細菌及發炎組織會不斷破壞整個牙周組織包含骨頭,等到最後拔牙時,往往骨頭已遭到嚴重破壞了,而喪失的骨頭是很難再恢復原狀的。(記者黃微芬)

 文心專欄每隔兩週固定在週一推出,下次的主題是人工植牙,歡迎民眾有任何人工植牙問題或經驗提出來和大家分享,連絡電話 (06)2156600或 e-mail至 ven.shin@msa.hinet.net
返回頁面頂端